概述

  在運動競賽中「全力以赴,做到最好」,是每一個運動員應抱的態度。傳統的運動訓練,多以體力及技術為重,但除著運動科學的不斷發展,出席現今大型體育賽事,如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參賽者,大都是訓練有素,旗鼓相當,要在眾多的高手或隊伍當中脫穎而出,單憑體力及技術上的訓練,似乎已難再有必勝的把握,因為能夠代表國家或所屬地區出席如此盛大的賽事,各參賽者無論在體力或技術層面上的準備,肯定都已是非常充裕,而且亦應當處於最佳的競技狀態。在這樣高水平的演出當中,勝負已不再是分、秒之差,而是百分乃至是千分一秒之別。要在這種環境、氣氛之下發揮出應有的水準,甚至是達到尖端表現(peak performance),心理方面的準備工作尤為重要。

心理準備工作的重要

  Rodionow(1979/1982)就曾指出表現的水平越高,心理功能對活動起著的調節作用越加重要(載於Seiler,1992)。正如 Williams(1989)所述,在運動方面,「身體」和「精神」必須在相輔相承之下才能有最理想的表現,因為一切對身體所做成的影響都會同時影響到精神方面,而一切對精神方面所構成的影響亦必然會影響到身體本身,所以一個理想的內心境界(充滿自信、高度集中等),對提高運動表現實在是非常重要。

  我們千萬不要小看這種精神力量,聖經亦有記載:「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馬太福音,十七章:20節)就算是撇開宗教不談,試從一個科學的角度出發,Ness與Patton (1979)就從實驗中証明內心所相信的,才是真正決定一個人實際能夠舉起多少重量的關鍵。在實驗當中,受試者被隨機分派至三組:「重」待遇組,「輕」待遇組,及控制組。「重」待遇組的受試者被安排告知自己將要舉起的重量,較實際上試舉的重量為輕;例如,受試者實際上會試舉的重量為五十千克時,卻會被告知為四十千克。「輕」待遇組的受試者則被安排告知自己將要舉起的重量,較實際上試舉的重量為重;例如,受試者實際上會試舉的重量為五十千克時,卻會被告知為六十千克。最後,控制組的受試者則被告知實際上將會試舉的真正重量。實驗結果顯示「重」待遇組的受試者顯著地較其他兩組的受試者舉得更重。

  Orlick與Partington(1988)所作的一項大型研究亦發現運動員心理上的準備程度(mental readiness)與他們在奧運會決賽中的排名有顯著的相關;亦即是說,運動員心理上的準備做得越好,他們在奧運會決賽中的名次越前,而且當中多名的運動員更表示如果他們能夠早些做好心理上的準備工作,他們便可以更早達到自己的頂峰。

  雖然我們並不能單靠這種精神力量一下子戲劇性地提升運動表現,但我們卻可以藉著心理準備的手段把我們的潛在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至。運動心理學的目標,也就是學習如何創造一個穩定和理想的內心境界,去釋放出種種有利於運動員創造佳績的運動技能(Williams與Straub,1993)。難怪前蘇聯國家泳隊的總教練Serge Vaitsekhovsky亦聲稱勝利的關鍵並不在於訓練,而是在於心理(載於Bell,1983)。

運動心理學是甚麼?

  有學者認為運動心理學是一門應用心理學,是把心理學應用於運動及運動處境的一門科學研究(Singer,1987)。亦有一些學者認為運動心理學是一門專注於運動及訓練中人及其行為表現的科學研究(Horn,1992;Weinberg與Gould,1995)。Williams與Straub(1993)指出運動心理學同時關注到影響參與運動及訓練,及其表現的心理因數,與及因為參與該等項目而帶來的心理影響。Horn(1992)亦指出運動心理學家特別感興趣的是把不同的個體放置於同一處境時所產生的變異及把同一個個體放置於不同處境時行為表現上的轉變。

運動心理學簡史

  根據Weinberg與Gould(1995) ,運動心理學的發展可追溯至1897年,美國印地安那州州立大學(Indiana University)的一名心理學家Norman Triplett,首先研究為何自行車選手在有隊友配合的情況下作賽,表現往往會比自己單獨作賽時為佳。於1919至1931年間,有運動心理學之父之稱的Coleman Griffith,在這期間共發表了廿五份運動心理學的研究報告,並創辦了第一所運動心理學實驗室,和出版了兩本運動心理學的經典巨著:Psychology of AthleticsPsychology of Coaching

  第一個運動心理學的國際組織: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 Psychology (ISSP)於1965成立,Dr. Ferruccio Antonelli被選為第一屆的主席,而第一屆的世界運動心理學研討會亦於同年在意大利的羅馬舉行。1970年,ISSP 開始贊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這本國際性的運動心理學期刊的出版。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Division 47(Sport Psychology)亦於1987年正式成立,確定了運動心理學的學術地位。不過,亦有部分學者 (Horn,1992;Williams與Straub,1993) 認為運動心理學的科學基礎,直至一九六零年代中期才真正的確立,而且大部份的成就均是來自最近的廿五年間。

  無論如何,運動心理學對提高運動表現的貢獻,則是無從置疑了。

 


References

  1. Bell, K. (1983). Championship Sport Psychology. Austin, TX: Keel.

  2. Horn, T. S. (1992) (Ed.), Advances in Sport Psychology.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3. Ness, R. G., & Patton, R. W. (1979). The effect of beliefs on maximum weight-lifting performance.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3(2), 205-211.

  4. Orlick, T., & Partington, J. (1988). Mental links to excellence. The Sport Psychologist, 2, 105-130.

  5. Seiler, R. (1992). Performance enhancement–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Sport Science Review, 1(2), 29-45.

  6. Singer, R. N. (1986). Peak Performance…and More. New York: Mouvement.

  7. Weinberg, R. S., & Gould, D. (1995). Foundations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8. Williams, J. M., & Straub, W. F. (1993). Sport Psychology: Pass, Present, Future. In J. M. Williams (Ed.),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Personal Growth to Peak Performance (pp. 1-10). 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9. Williams, M. H. (1989). Beyond Training: How Athletes Enhance Performance Legally and Illegally. Champaign, IL: Leisure Press.

 


Back to Sports Psychology
最近更新日期(Last Updated):2009-06-19